紅牛新星 角田裕毅 主場首秀前夕專訪:坦承車隊期望 坦言頒獎台「更像夢想」
作者 : Galen Chan
圖片 : F1.com
〈鈴鹿賽道現場〉隨著日本大獎賽引擎聲漸近,24歲的 角田裕毅(Yuki Tsunoda)即將以紅牛主力車手身份迎來職業生涯轉捩點。這位日本新銳在接受F1官方專訪時,首度披露車隊管理層設定的關鍵任務,並坦言在主場觀眾面前站上頒獎台「更像美好憧憬」。
閃電晉升的48小時決策時刻
回顧從Racing Bulls(原AlphaTauri)晉升紅牛一隊的戲劇性過程,角田透露關鍵決策發生在中國大獎賽後的週一:「當時我正在英國為鈴鹿站進行常規備戰,突然接到Christian Horner的電話。」這改變命運的來電後,他立即轉赴紅牛總部展開模擬器特訓,短短三日內完成從二線車隊到頂級勁旅的無縫銜接。
儘管替代表現掙扎的Liam Lawson被外界視為高風險抉擇,角田強調管理層並未設定明確的「試用期」:「霍納只專注於傳達具體任務目標,而非用倒數計時施加壓力。」這種信任感讓他在踏入紅牛維修站時,竟保持著「與過去四年同樣輕鬆的心態,甚至走進接待區時,滿腦子只想著早餐菜單」。
「緊咬Verstappen」的戰略定位
談及紅牛對其首秀的核心要求,角田直言不諱:「管理層明確指示,首要任務是盡可能貼近Max Verstappen的節奏。」這項戰略目標具備雙重意義:不僅能確保車隊在積分榜最大化收益,更可透過雙車協作強化比賽策略彈性。
「我完全理解車隊將四屆世界冠軍列為優先,特別是在本季RB21賽車面臨開發挑戰時,Max Verstappen仍展現驚人適應力。」角田分析道。為達成這項艱鉅任務,他特別提及去年阿布達比季後測試中獲得好評的工程反饋能力:「持續提供精準數據協助賽車進化,是與速度表現同等重要的考核指標。」
主場光環下的現實主義
被問及是否以頒獎台作為首秀目標時,角田展現出日式務實風格:「在鈴鹿站上頒獎台當然是深藏心底的夢想,但現階段更現實的目標是闖進Q3排位賽並取得積分。」這番表態呼應其F1生涯最佳成績(第四名)尚未突破的現況,也凸顯從中游車隊躍升頂級團隊的適應挑戰。
「僅有三天模擬器訓練就要駕馭全新賽車,這絕對是職業生涯最瘋狂的挑戰。」角田坦承,儘管週四媒體日展現招牌笑容,但真正壓力將在週六排位賽爆發。值得關注的是,其工程師團隊已針對鈴鹿賽道特性調整設定,特別是在著名的「S彎」與「130R彎」等高速路段進行動態平衡優化。
「非典型日本車手」的生存哲
有別於傳統日本運動員的謹慎形象,角田獨特的「壓力轉化哲學」成為焦點:「過度緊張反而影響判斷力,我選擇專注於每個彎道的極限探索。」這種美式競技風格或源自其長年歐洲征戰經歷,也反映在對Max Verstappen的觀察:「從後視鏡研究世界冠軍的走線選擇,將是最直接的學習機會。」
隨著週五自由練習展開,紅牛技術團隊將密切監控角田的長距離節奏穩定性。賽事總監Jonathan Wheatley向本刊透露:「Yuki的油門控制精準度與輪胎管理意識,正是我們在研發階段需要的特質。」這暗示即便短期成績未達預期,日本車手的反饋價值仍具戰略意義。
歷史機遇中的雙重考驗
本次主場首秀恰逢本田動力單元最後一屆日本大獎賽,使角田的表現更具象徵意義。分析師指出,若能在鈴鹿展現與Max Verstappen的協同效應,不僅能鞏固其2025年席次,更可能影響紅牛對日本市場的長期佈局。
「這或許是命運的安排。」角田望著維修區內躍動的紅牛標誌若有所思,「從當年在鈴鹿看著Sebastian Vettel奪冠的初中生,到如今穿上同一套戰袍——這種超現實感,正是激發最佳狀態的催化劑。」隨著週日正賽倒數,這位承載著本土車迷厚望的挑戰者,正準備在「速度聖殿」書寫屬於自己的新章節。